2014年4月8日 星期二

『師』『長』們應該知道的事

目前的台灣教育,應該有為數不少的家長,內心感到非常徬徨又對現狀難以啟齒……課程上的多元改革,各級學校入學制度的無端變遷,加上十二年國教又還在草創階段以及許多和家長們過去的教育方式有著極大落差的各種轉變,我想這些不但是造成家長恐慌的元兇,同時應該也是使家長對小孩的期待,有著深深無力感的因素。

我想,反對「投資教育就是投資未來」這句話的人應該不多吧!但是又有幾個人,能夠明確的描述「未來又是什麼呢?」過去的傳統社會,社會變遷的速度緩慢,因此 所學知識的適用期有非常長的保鮮時間,教育假使只是一味的灌輸,有時也無可厚非;然而對瞬息萬變的雲端社會而言,知識的「賞味期」很短、「半衰期」來得既 急且快,假如老師只會把大部分的教學時間,用在精熟學習某種知識的話,恐怕對學生適應未來的生活 會是件事倍功半且充滿危機的事.....

綜 觀科技整合下的知識導向,教育該帶給學生的應該是一種能力,一種積極的自我學習能力,一種願意主動接受新知的能力,一種發自內心的理性自我建構能力以及一 種內化知識並能創造新局的能力。因此學校和老師,必須有如此的高度思考,學生才會具備「帶得走的能力」,而不是「背不動的知識」,如此,學生面對未來,才 會有更高的視野與更開闊的胸襟。

有鑑於此,為了要讓學生擁有內化知識的能力,順天國小從課程活化中擷取了諸多變革:首要課題就是藉由閱讀,讓孩子接近書本而樂於閱讀,唯有願意與書為伍,才 會有主動學習的可能;其次的課題是推動教師認識閱讀理解,老師教學過程倘若無法掌握文章真正內涵,就無法完整的將文章知識導入給學生,也無法指導課文賞析 的內化工作,所以說強化老師對閱讀理解的認識,是養成學生自握建構知識的重要能力;最後的重點則落在活動整合知識,透過推陳出新的學習和體驗活動,讓師生 一同著重在自我探索的求知過程,同時也藉由活動加深對事件或文本的批判與反省,設法自我建構出理性且具邏輯的內省知識,這將對未來終身學習上具有指標性的 意義,也是各領域傑出人才必備的態度與習慣。

為了要讓學生與老師能往上述方向前進,我們期望由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入手,讓老師們的教學策略能樂於彼此對話,學科間的專業素養,藉由對話刺激同儕一同精進。 假如老師們沒有此番想法,吝於與人分享或是採取封閉的自我防衛心態,恐怕是無法與時俱進的,順天國小的老師們已經朝這方面的專業成長訓練在前進,起步或許 來得有些慢,但只要能夠開始,一切就不會嫌晚。

教育事業經緯萬端,孩子的學習本來就不簡單,課程教學亦是非常專業的,希望我們在課程改革的努力上,能讓孩子的學習更有意義,在學校所獲得的知識,能夠真正是一種能力,一種可以為未來而活的能力,我想這是一條大家都必須走的路,就讓我們一起奮力前行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